首页 >> 技术动态 >>动态 >> 运动康复训练启示与理念
技术动态

运动康复训练启示与理念

11.jpg

便携式多功能康复理疗工作站

  POLYTER EVO是一套多功能、多模块的系统理疗设备,集超声波治疗、电疗、激光疗法、TECAR 治疗、磁疗等物理治疗于一体,携带方便,是运动队和家庭理疗的首选。

  运动员在超强度的训练或者比赛之后,对肌肉、骨骼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主要症状会引发肌肉疼痛,或者骨骼引起的疼痛。我们就需要在运动后进行康复训练。在康复治疗训练上,我们国内与国外有着不同的理念,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德国康复治疗训练的理念与启示。


  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融入社会。康复不仅是指训练残疾人使其适应周围的环境,而且也指调整残疾人周围的环境和社会条件以利于他们重返社会。


  对于一个肢体损伤需要做手术的患者(包括普通人和运动员)来说,手术对于他(她)的疾患的痊愈仅仅是第一步,为了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或使其能重返赛场,后续的康复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22.jpg

瑞典肌肉功能测量仪

  NeuroFlexor由伺服电动机和动力传感器组成,配备一台便携式电脑。在控制速度中,被动肢体产生位移,使用力量传感器准确测量抵抗力。根据生物力学模型对测量到的抵抗力进行分析。

  国外对于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国外的康复专家对于康复治疗及训练的重要性已达成一个普遍的共识——那就是一位患者从手术到最后能有较高质量的生活(或重返赛场并取得成绩),手术只在这个过程占有1/3的席位,康复治疗及训练占其余2/3。由此可见康复在整个医治过程中的重要性。世界卫生组织把保健、预防、治疗和康复并列,作为人类医疗卫生事业体系中四个组成部分。


  建基于现代医学新模式和健康新概念的康复医学,它的兴起被视为对常规的临床医学的一次重大革新和突破。


  关于普通人的康复,我们暂且不谈,只谈与运动员相关的康复治疗及训练。康复训练是运动训练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复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和改变身体形态,以适应专项运动和技术的需要,达到提高运动水平的效果。


  目前,国外的康复专家对康复提出两个概念,一个是传统意义上的康复即——rehabilitation;另一个则是prehabilitation——即在运动员受伤之前做一些康复训练,使其不再受伤或少受伤。以往的训练可分为体能训练和专项技术训练两类,而康复性体能训练经常被忽视,以致运动员不停地在“受伤——训练——再受伤——再训练”中循环。


  无论是rehabilitation还是prehabilitation在国内都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一般情况下,当一名运动员受伤,看其伤势轻重,以此来判断其是否可带伤坚持训练;既使伤势严重不能坚持训练,需要做的仅仅是休息和治疗,所以不难看出从受伤、治疗再到重返赛场训练比赛这个链条中缺少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相连接,那就是康复体能训练。


  例如,举重运动员长期的专项训练造成大腿前后肌群肌力严重失衡,致使运动员在训练活比赛中经常会出现十字韧带、半月板和膑腱等膝关节部位的损伤;再如游泳运动员长期划水而造成肩关节前后部肌肉力量和张力不平衡,从而造成关节不稳或(和)关节位置偏离,进而使得关节变得容易受伤或使原有的损伤加重,而由此引发的运动技术变形更加重本身的劳损此外,伤痛又造成肌肉不能正常发力而导致肌力变弱,造成运动员的体能下降,并由此进入一个体能下降、伤痛加重的恶性循环。虽然消极的休息可能可以暂时解除伤痛,但运动员绝大部分是需要边练边治疗以保持其自身的运动机能水平。


  另外,单纯的采用医疗手段治疗伤痛部位而不去解决膝关节前后肌群肌力失衡问题和肩关节前后部肌肉力量和张力不平衡的问题,可能并不是标本兼治的办法。运动员可能会因为伤病的反复而影响正常的训练。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和运动水平状态,康复训练必须成为其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让运动员能向最佳状态过渡。每个康复治疗师必须了解自己所康复的运动员自身项目的特点,及时和教练员沟通、合作,根据运动员所处的状态水平,不同的专业人员给运动员提供服务。在国外运动队中,运动员、教练员和医师是个三位一体的合作关系,如图1


  在三者的合作中,运动员要知道想要什么,教练员和医师(康复医师)要知道如何去做,同时运动员还要了解我们为什么这样做。医师(康复医师)和教练员要时时刻刻保持合作,这样才能了解运动员在自身项目上的缺陷以及做些什么康复训练才能使其达到最佳状态。通过合作,也能使医师(康复医师)采集到很多关键的数据,用每年新测试的数据和以往的数据做对比,来发现更多的问题。


  康复训练帮助运动员恢复健康、治疗伤病、防止伤病复发、预防伤病发生以及提升体能以适应专项训练的需要。康复训练的一些特点和常用方法:


  一、根据不同项目各自的特点做相应的测试


  运动员做自己的专项运动之前在试验室做一些相应的测试,可准确测出运动员功率和最大负荷以及其相应肌群和关节的稳定性和灵活性,这对于指导他(她)在以后如何训练和如何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很有帮助的。而作为医师不去判断运动员本身的好坏,只需告诉运动员的测试结果和如何去做就可以。这个结果就足以帮助运动员在以后的训练中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但在试验室中做的测试也有一些缺点,就是某些项目只能利用类似的运动模拟来做测试而不能用其项目本身来做测试(如试验室很难摸拟游泳运动员的运动环境)。


  二、利用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训练计划做针对性力量训练


  若运动员处于术后康复阶段,则第一步可省略,可根据术后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1.康复训练前期阶段(练习阶段)


  2.治疗性肌肉训练阶段(医疗康复阶段)


  3.医疗针对性力量训练阶段(创伤预防阶段)


  4.专项力量训练阶段。


  术后的2周到6周是康复训练的前期阶段,以治疗为主,并做康复训练的准备工作;6周到7周是康复训练前期到治疗性肌肉训练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以治疗为主,训练为辅,所以在过渡时期需要不断进行谨慎的尝试性训练。7周到15周是治疗性肌肉训练阶段,在这一期中创伤逐渐康复,力量逐渐增强。


  12周到19周是医疗针对性力量训练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逐渐增大力量训练的份额。12周到15周是第二和第三阶段的重叠部分,由于在第二阶段的治疗性肌肉训练中,已经具备一定的力量能力,所以可以放心的很自然的进入到第三阶段,进行同样类别的力量训练,只是在力量训练的强度和量上有所增加。19周到20周是医疗针对性力量训练阶段到专项力量训练阶段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中由于力量训练逐渐转到有明确的专项针对性,力量训练的类别有所改变,所以也需要不断的谨慎的尝试。20周以后,专项力量训练不断完善,患者逐渐具备重返赛场的能力。


  而对于伤势较轻不影响训练或无伤的运动员则直接根据第一步测试结果所做出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多数慢性劳损和急性伤多与肌力不够或屈伸肌比值不在正常范围内而导致关节不稳而造成的,比如大部分学者认为就膝关节而言,屈/伸比值(F/E)是其稳定的一个重要指标,该值偏高或偏低在运动中易使弱肌损伤,并导致膝关节内部结构的损伤;通过相应训练,可使该值趋向正常,从而预防损伤的发生,提高运动能力。


  因此,一旦某一环节肌力下降或由于肌力不足而造成关节的不稳,往往会引起别的环节代偿性的动作,使得动作变形。例如,排球运动员无力的膝关节在拦网跳落地时往往会减少膝关节的屈膝缓冲动作而使膝关节的冲撞力加重,同时,为减轻膝关节落地时的负担往往会用髋和腰来代偿而造成新的劳损。国外的康复训练中比较注重薄弱环节的训练,加强肌力并使关节前后肌力尽可能的平衡。


  康复训练除了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伤势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创伤预防。这需要我们能够找出机体功能运动或身体检查中的薄弱环节,随后,利用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来达到改善内部肌肉协调性、专项肌肉纤维特性的重建和反应力量能力的构成的目的。


  三、躯干稳定性的训练


  在具有针对性的力量训练之后,就要开始身体稳定性的训练,是指包括有骨盆和躯干的力量和稳定性。躯干部的脊椎是靠腹背肌以及增加气压后的腹腔来维持身体的姿态或运动的。为了使腰部达到最好的稳定性,腹背肌肌力的最佳比值是2/3,强壮的腹背肌是必须的,但只有腹背肌肌力的比值在2/3左右时,肌肉的强壮才能起到使腰部以至躯干稳定的作用。


  骨盆可以认为是脊椎的“地基”,在躯干的稳定性上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躯干的稳定性不好的时候,运动员在做某专项运动时很难做的标准,或是已引起身体某部位的伤痛或是加重原有的伤痛。所以,全面发展躯干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竞技体育中常有起跳腾空动作,如跳水和跳高运动中,由于运动员在空中的动作是围绕着身体的重心做动作,躯干的力量和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传统的躯干力量和稳定的训练多在固定平面上进行,如常练习的仰卧起坐等,功能性不强,所以应尽量利用器械做一些三维的训练。另外,躯干的旋转力量练习是常被忽视的,但躯干一半以上的中枢肌群是纵向或横向排列的,因此,躯干的力量练习应同时包括腹部的屈和旋转两种运动形式。


  四、关节平衡性协调性稳定性的训练


  关节平衡性协调性稳定性的训练是紧随力量练习之后的一步,平衡训练和关节稳定性练习是防止关节损伤的有效手段之一,由于关节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关节的本体感觉,关节的本体感觉在及时调节关节位置防止扭伤、拉伤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如一名不慎伤了踝关节韧带的运动员往往会出现习惯性的崴脚,这是因为崴脚后踝关节的本体感觉器官损伤减低了本体感觉的反应能力。平衡训练常采用一些不稳定的平面来锻炼和恢复本体感觉的能力,国外平衡训练多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如健身球、平衡板、半圆球等,以此来设计出各种难度的平衡训练方法。


  比如一名运动员踝关节曾经崴伤,之后其患有习惯性踝关节扭伤,没有厚重的绷带保护患肢则无法正常训练。我们首先要求该运动员用平衡板进行踝关节平衡训练,起初完成的时间很短,只有几秒钟。经过一个月的平衡训练后,踝关节周围肌群得到加强,并且能够完成在不稳定平面上的平衡控制,其可以站立数分钟以上不掉。最后的结果是该运动员不再需要踝关节支持带,并能够归队正常训练。


  关于伤后、术后的运动员和健康的运动员的康复训练的细节还很多,比如水疗,水疗种类繁多,包括①多功能游泳池:可进行游泳、水中训练等,水温、流速、有无涡流都对患者的康复起着不同的治疗作用。


  ②水下按摩治疗:治疗师操作喷头,对患者治疗部位作“水流按摩”。


  ③水中行走训练:用不同的行走姿势训练下肢关节伤后或术后的康复。再如平时对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训练的都是一些大肌群,而小肌群的训练却被忽视了,在有肩袖损伤的运动员中,锻炼小肌群要比大肌群效果好得多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实践中摸索和总结。


  以上是国外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一些理念及心得体会介绍,由于我们所面对的运动员是一类特殊群体(区别于普通人),这就要求从事康复性体能训练的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人体解剖学知识,而且还得懂得生物力学原理,有运动医学基础,具备有实际操作体能训练的技能,对专业运动一定了解,具备相应的实际工作经验。


  康复训练亦需要与运动队各方面人员(尤其是教练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态变化,并适时地调整康复训练的方法、量和强度,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应当紧密配合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同时,又要尊重科学,不要盲目的治疗和训练,只有把这些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康复训练达到效果,减少伤病的困扰,最终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


  


技术支持: 建站ABC | 管理登录
seo seo